《夏洛特煩惱》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大的票房黑馬,截至10月11日,其票房累計近8億元,在同期上映的電影中僅次于光環加身的《港囧》。 對于《夏洛特煩惱》出品方的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開心麻花”)來說,就在影片上映的前一天,其悄然在全國股轉系統披露了公開轉讓說明書。 若無意外,開心麻花將于近期正式在新三板市場掛牌,成為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話劇制作商。而通過公開轉讓說明書,開心麻花的資本全貌也得以管窺一二。 一年賺1.5億 在《夏洛特煩惱》之前,開心麻花實際早已憑借春晚的小品表演走紅。開心麻花主要從事話劇、音樂劇以及兒童劇的創作、編排和演出,同時從事演出劇目的衍生業務,如電影和網絡劇的制作等。 其中,開心麻花第一部主要話劇《想吃麻花現在給你擰》于2004年元旦公演,主演為何炅和謝娜。影片《夏洛特煩惱》則正是改編自開心麻花于2012年11月28日首輪公演的同名話劇,也是開心麻花的首部電影。 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開心麻花分別實現營收1.18億元、1.50億元和8301.73萬元,獲得凈利潤3460.58萬元、4074.07萬元和1788.49萬元。毛利率2014年最高,為55.89%,今年上半年則下降至48.78%。 從收入構成上來看,開心麻花主要營收來自舞臺劇及衍生收入,占比超過95%,主要盈利來源于包場演出、商業演出、贊助和衍生品收入。其中,90%的收入來自于演出門票。北京為開心麻花主要市場,今年上半年貢獻營收4441.95萬元,占總營收的53.51%,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緊隨其后,分別占比10.59%和10.28%。 雖然營收在穩步增長,但演藝產品是一種需求不確定性較強的文化產品,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對演藝產品的需求缺乏可預期性。開心麻花表示,這種需求的不確定性使得新推出的演藝產品存在銷售風險。 財政部間接持股 開心麻花知名度的打開也為其帶來了資本上的飛躍。 2003年4月,開心麻花前身“北京自由元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剛創立時,注冊資本僅有30萬元,為張晨、田有良和遇凱共同出資,而目前開心麻花注冊資本為4300萬元,是12年前的143倍,員工數量則達到251人,其中近40%的員工為演藝人員。 根據公開轉讓說明書,開心麻花董事長張晨和董事遇凱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分別持股58.953%和4.857%。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下稱“文化產業投資”)為開心麻花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3.8%;遇凱和張晨等12人共同設立的北京開心兄弟投 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232%。這其中,文化產業投資大有來頭,是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及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等聯合發起的!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咴诒本┦衅髽I信用信息中查詢,《夏洛特煩惱》導演閆非、彭大魔(原名“彭安宇”)為開心兄弟合伙人之一,間接持股開心麻花。而在說明書中,《夏洛特煩惱》主演沈騰、馬麗則未出現在股東名單。目前,在主營話劇業務外,開心麻花開始延伸至多屏整合運營的銷售模式,制作了《夏洛特煩惱》和四部網絡電視劇。開心麻花指出,《夏洛特煩惱》的問世標志著公司電影業務的正式開始,將為公司帶來票房收入,其總經理劉洪濤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還會有多部話劇陸續搬上大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