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上市公司模式
這個模式的投資邏輯是當確定一家公司適合成為合作伙伴后,硅谷天堂將對其提供戰略梳理、管理咨詢及顧問服務,確定其適合內生式增長還是外延式擴張。然后通過收購股權的方式和上市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為上市公司提供戰略梳理、管理咨詢及顧問服務,一起經營上市公司。這不同于普通的PE財務投資。從投資的渠道上看,硅谷天堂通常是通過直接舉牌、大宗交易、參與定增等各種方式成為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者,大有一種“野蠻人”的味道。大家都懂,稍微提一下而已。
硅谷天堂直接投資上市公司股權的方式,也使得該公司并沒有遭遇到IPO空窗期時的退出困境。不過,這并不能滿足硅谷天堂對資金的需求。為了保持在行業內的優勢,硅谷天堂作為GP需要出資,同時在收購項目、參與定增等各方面也都需要資金投入。
當然,與同創偉業掛牌新三板為增加公信力不同的是,硅谷天堂更需要在這里融資解渴。在公開轉讓股票的說明書中,硅谷天堂明確坦承,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為資金不足,所以規模擴張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積極友好的“野蠻人”
2009年10月,創業板推出,Pre-IPO業務如火如荼,全民PE時代到來。當同行還在尋找Pre-IPO項目時,硅谷天堂就推出了一種與上市公司合作的新玩法“PE+上市公司”模式。
經過兩年的研究準備,2011年9月,天堂硅谷聯合大康牧業(002505.SZ)發起設立從事產業并購服務的有限合伙制基金長沙天堂硅谷大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簡稱“天堂大康”),這也是公開信息可查的國內最早的“PE+上市公司”型并購基金。大康牧業公告,天堂大康作為公司產業并購整合的平臺,出資總額為3億元,其中,大康牧業作為LP出資10%,天堂硅谷作為GP出資10%,并負責剩余80%資金的募集。但在這一組合中,PE并未入股上市公司,利益捆綁相對沒有那么緊密。
關于這次合作,硅谷天堂當時的執行總裁梁正(跳槽至中信證券)道出了適合并購的行業三個標準:
一是行業還沒有高度壟斷,但有幾家龍頭企業,中小型企業也較多,有整合機會;
二是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
三是能通過整合資金、企業資源,發現和提升企業價值。
上市公司獨立做并購,資金來源包括再融資、定向增發等,耗時需要一年左右,但并購標的等不了;上市公司自身也不一定有能力整合、消化并購標的,且整合后形成新的產能效應需3-5年,投資人等不了。而PE發起的并購基金能很快提供較高的資金杠桿,以并購基金形式收購,用三年左右可整合、消化并購標的,最終將其裝入上市公司,會比上市公司“單干”更有效率。
在具體合作上,天堂硅谷負責項目尋找、談判、評估、交易結構設計等,大康牧業也派人參與其中,并在決策中有兩次一票否決權。即在項目開始調研時,若上市公司覺得項目不好,調研就會取消;當項目進入了決策委員會時,若上市公司認為沒有收購意義,也可直接否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天堂大康案例誕生,由于IPO尚未停擺,PE的退出渠道仍然充裕,再加上模式剛剛興起,資本市場對這一模式并未引起足夠重視。
有改造欲望的“攪局者”出現
2013年7月,大康牧業定增募集50億元,用于安徽渦陽100萬只及湖南懷化20萬只肉羊養殖建設、合資設立鵬欣雪龍進口牛肉、增資紐仕蘭進口嬰兒奶粉和液態奶、補充流動資金等五大項目,打造“蛋白食品供應商”,用以改變單一的生豬養殖企業現狀。
待定增完成后,大康牧業總股本將從2.47億股增加至8.75億股,定增對象中,厚康實業、合臣化學、和匯實業等均為鵬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募集完成后,鵬欣集團直接和間接持有大康牧業55.29%的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隨著鵬欣集團的入主,大康牧業將涉足進口嬰兒奶粉行業,并擬增資控股鵬欣集團旗下乳業資產。
鵬欣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礦產實業、現代農業和股權投資等于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子公司幾十余家,資產規模超百億元,員工逾4000人。2014年,其營業收入83.28億元,凈利潤13.14億元。
相對應的是,前第一大股東、董事長陳黎明股權比例將從22.94%攤薄至6.47%?刂茩噢D移,人事也隨之更迭。陳黎明及其管理團隊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國內奶粉元老級人物——貝因美董事長朱德宇所率領的乳業陣營。引入朱德宇團隊是有備而來。此前,鵬欣集團已收購新西蘭面積達8000公頃的16個大型奶牛農場,并在上海成立了名為紐仕蘭的乳業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紐仕蘭牌牛奶和奶粉。鵬欣集團要裝進大康牧業的正是其海外的牧場。
一系列的大手筆定增、收購之后,大康牧業集進口乳制品、生豬、牛、羊養殖加工等多個產業于一體,由生豬養殖徹底轉型蛋白質產業。不過,從其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來看,其主營業務如乳業、生豬、肉羊、貿易等均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而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則達到7329萬元。
從養豬業變身“高大上”的蛋白質主業,大康牧業可謂華麗轉身,而鵬欣集團對其的改造還不止于此。2015年8月3日,大康牧業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出資10億元設立投資資產管理公司,用以投資優良的擬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固定收益類產品、實體產業收購,以及投資設立發起產業基金。
與此同時,大康牧業出資8500萬元與上海灝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自然人李莉共同發起設立紐仕蘭云牧場(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軍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對于年營收不到10億元且剛剛扭虧的大康牧業來說,如此大手筆,無疑是鵬欣集團的運作。大康牧業公告稱,“本次對外投資圍繞‘產業+金融’發展戰略,旨在實現公司產業多元化”。
迷霧重重真相難明
10月8日晚,大康牧業發布公告稱,曾經的合作伙伴浙江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沙天堂硅谷大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將公司訴至法庭。
兩名原告的訴求是要求大康牧業履行此前合作時做出的收購承諾,因為雙方此前在合作時有簽署備忘錄,備忘錄中要求,在收購并購對象滿三年后的6個月內,原告有權要求大康牧業以約定收購價格收購并購對象,兩原告認為公司應補足并購對象年考核指標的利潤差額及其損失合計人民幣485萬元;大康牧業應履行并購對象的收購義務,支付原告持有收購對象的91.63%股權,即支付股權收購款人民幣6142萬元。
2012年3月,雙方合作,擬收購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和祥養豬場,由天堂硅谷負責戰略規劃、行業研究分析、資源整合優化等方面;大康牧業負責經營,并設定凈利潤考核指標,未實現凈利潤考核指標由大康牧業補償差額。雙方同時約定,收購滿三年后的6個月內,天堂硅谷有權要求大康牧業以約定收購價格收購武漢和祥。
然而,2013年上海鵬欣集團入主大康牧業后,公司創始人陳黎明團隊出局,“鵬欣系”大幅改造公司主業。2014年,大康牧業收購新西蘭牧場,戰略定位調整為“蛋白食品供應商”。2015年8月,大康牧業公告擬設立資管公司發起產業基金,并出資設立電子商務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行業,“圍繞“產業+金融”發展戰略,實現公司產業多元化”。
至此,武漢和祥的養豬場已不再是大康牧業加碼的主業范疇,與天堂硅谷的合作也沒有達到必要的地步。
大康牧業表示,由于該案件尚未審理,本次訴訟對公司2015年度或期后損益的影響尚具有不確定性。而此次訴訟索賠如果年底前被認定有效,將對于近年來業績欠佳的大康牧業業績造成一定的沖擊,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很有可能會造成2015年凈利潤虧損。
就在10月9日,大康牧業董事會分別收到董事長朱德宇和董事趙維茂提交的辭呈,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和董事。在新的董事長任命之前,暫由公司董事劉維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這可是控股股東鵬欣集團兩位副總裁離開董事會呀,鵬欣系留在大康牧業董事會的僅剩4席,分別為監事會主席王冰(鵬欣集團財務總監)、董事王章全(鵬欣集團法務總監)、董事嚴東明(鵬欣集團辦公室主任)、非職工代表監事祝立群(鵬欣集團審計經理)。
再加上9月新西蘭的收購計劃受挫,前景真是迷霧重重啊。
當然這是個案,不過,“PE+上市公司”模式也許已經降溫了。